日前,中國社會科學論壇(2023年·經濟學):黃河生態文明國際論壇在濟南開幕。論壇以“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建設美麗中國”為主題,旨在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以黃河文明筑牢中華民族根與魂貢獻生態文明智慧和力量,校長安黎哲受邀參加論壇,并以《“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一體化保護與系統治理的對策建議》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安黎哲指出,“三北”工程作為人類最偉大的治沙防護林工程成效顯著,其建設范圍之廣、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均創下了世界生態工程之最。“三北”工程的實施實現了“三北”地區生態狀況的根本性好轉,達到了沙荒增綠百姓增收的生態經濟雙贏局面,對推動世界生態文明建設進程做出重要貢獻。他指出,“三北”工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天、地、人”的三重挑戰,其治理成效、森林經營質量以及評估方式有待提升。要堅持系統觀念、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守正創新,推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一體化保護與系統治理,推動“三北”地區形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和高質量發展局面。
此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與中共濟南市委、濟南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山東社會科學院、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北京大學濟南城市軟實力研究院、濟南社會科學院等單位聯合承辦。圍繞論壇主題,本屆論壇設6個平行分論壇,分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中國式現代化論壇、黃河生態文明與城市軟實力提升論壇、生態文明學術期刊發展論壇、數字生態文明建設論壇、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與法治保障論壇、流域與綠色“一帶一路”發展國際論壇。其中,數字生態文明建設論壇由我校生態文明智庫中心承辦。
下一步,我校將繼續為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推進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帶來更多新思路、提供更多新方案,共同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