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恢復與生態資產優化提升學術論壇暨鷲峰綠色大講壇在我校舉辦。校長安黎哲出席活動并致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司長李擁軍出席開幕式。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百余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代表線下參加本次大會。草業與草原學院黨委書記主持開幕式。

安黎哲在開幕式上致辭,他指出,我校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立校之本、發展之基,對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重大戰略需求,依托雄厚的研究基礎、學科優勢和人才特色,組織多個院系的科研團隊積極參與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取得豐碩的科學成果,培養了一批從事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科技人才。他表示,本次論壇以“青藏高原地區生態保護修復、生態資產優化提升、草牧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和實際舉措。我校將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揮林草學科的特色優勢,加強我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領域的發展,加速青藏科考成果轉移轉化,共同在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新的成績,助推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
李擁軍指出,“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恢復與生態資產優化提升學術”論壇的舉辦,恰逢其時、意義重大,為不同科研背景的單位提供了極好的交流平臺。他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參加考察研究的全體科研專家、青年學生和保障人員,繼承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奮斗、團結奮進、勇攀高峰的精神,發揚老一輩學者科技報國的優秀品質,在實現青藏高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建功立業;二是希望各位科研人員同心戮力、凝聚共識,為守護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凈土、建設美麗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貢獻,讓青藏高原各族群眾生活更加幸福安康;三是希望各科研單位對標國家林草發展戰略,對標行業發展方向與需求,瞄準青藏高原地區生態保護修復、生態資產優化提升、草牧業高質量發展等主攻方向,致力于解決草業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共同維護好國家生態安全。
本屆學術論壇圍繞“青藏高原地區生態保護修復、生態資產優化提升、草牧業高質量發展”主題,設有主旨報告、特邀報告兩個環節。
主旨報告邀請青海大學研究員趙新全,蘭州大學、北京大學教授賀金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揚建,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李小雁,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牛書麗,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梁爾源等6位專家,從青藏高原草地放牧承載力、草地碳匯的測定與計量、青藏高原-生態系統長期-定位-觀測、高寒草地生物多樣性及生產力穩定性對全球變化的響應、寒區壤中流觀測與形成機理和青藏高原樹線和灌木線變化格局等相關科學問題與管理實踐做了主題報告和研討。
特邀報告邀請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周華坤,蘭州大學生態學院、草種創新與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尚占環,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高清竹,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世曉,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斯確多吉,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薛凱,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世梁,青海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文穎,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二級研究員何國金,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石培禮,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杜巖功,北京林業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教授、副院長紀寶明等12位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