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林學前沿大講堂(第四期)在我校舉行。本期講堂以“AI賦能林學學科變革與創新發展”為主題,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如何重塑林學研究范式、推動理論創新與技術應用突破等前沿問題展開深入研討,旨在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服務國家生態建設與林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校長李召虎、副校長王強出席開幕式,中國林業教育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我校各相關職能部門與學院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和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開幕式上,李召虎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改變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的路徑。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領域,亟需加強與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本期大講堂聚焦AI與林學的交叉創新,是我校主動應對科技變革、探索學科發展新動力的重要舉措,也是北林師生服務國家戰略、推動林業現代化的具體實踐。

尹偉倫圍繞“我國現代林業科學問題的思考”作主旨報告,從國家關于現代林草產業發展的戰略部署與科技需求入手,介紹了若干科技創新的戰略思考和相關科技研發創新。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張煜星教授級高工、教育部創新團隊和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駱有慶教授、何梁何利獎獲得者馮仲科教授、北京大學遙感所所長郭慶華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趙明教授、東北林業大學邵國凡教授等,圍繞“全國林草資源與生態狀況綜合監測”“林業有害生物監測和教學中AI賦能的應用探索與展望”“智慧林業:創新·賦能·檢視”“地理空間智能在森林生態中的應用與展望”“神農大模型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實踐”“遙感圖像語義分割:結果精準度vs模型有效性”等議題作主旨報告,分享了AI技術在林草資源管理、災害防控、智慧林業、生態監測、農業應用和遙感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前沿成果與應用前景。
會上,正式成立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學科建設專家智庫,并發出了《關于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林學學科高質量發展的倡議》。與會專家還圍繞林學學科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研討。來自中國農業大學、河海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安徽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中國林業科學院資源信息研究所、北京地林偉業公司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專家學者,分別就人工智能在林學理論、技術、產業等領域的創新突破進行了專題報告與交流。來自校內外的年輕學者和優秀博士生進行了學術匯報。

結合第23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本期林學前沿大講堂還在上海舉辦了國際版。8位中外專家分別做特邀報告,并展開了“全球貿易環境下的生物安全”和“AI背景下林業生態研究新挑戰”等主題的學術研討。
據悉,本期林學前沿大講堂由中國林業教育學會、我校社會服務和綜合研究部共同指導,林學院、發展規劃處、研究生院共同主辦,《林業科學》《Forest Ecosystems》等多家學術期刊編輯部協辦,線上線下累計參與人數逾2萬人次。自2022年啟動以來,“林學前沿大講堂”持續聚焦林業科技前沿與國家戰略需求,已成為推動林學學科發展、促進學術交流、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品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