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歐洲研究委員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嚴格評審,我校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博士后陳左司南以98分的優異成績(滿分100分),獲得歐盟“地平線2021-2027”研究與創新框架“瑪麗·居里學者”人才計劃博士后獎學金資助,資助金額為21.6萬歐元(約158萬人民幣)。她將于芬蘭奧盧大學(University of Oulu),開展為期24個月的研究。
“瑪麗·居里學者”人才計劃命名于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的波蘭-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該計劃與英國的“牛頓學者”、德國的“洪堡學者”并列為歐洲三大杰出人才計劃,是歐盟資助個人科研的最高獎項之一,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聲譽?!艾旣悺ぞ永飳W者”人才計劃旨在促進一流研究人員學術發展和歐洲學術繁榮,關注跨學科研究和國際合作,不限申請者年齡和國籍,在所有研究領域向全球研究人員開放申請。該人才計劃具有研究項目水平高、涉及領域廣、投資力度大等特點,并以競爭激烈、申請難度大著稱。根據歐盟研究委員會發布的年度評審結果統計信息,2019—2022年全球資助率僅為15.1%左右。
陳左司南博士2020年6月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獲農學博士學位,博士生導師為張志強教授,2020年7月進入我校生態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合作導師為孫建新教授。2022年2月獲奧盧大學“互動北極”訪問基金資助,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及訪問。陳左司南博士現已發表19篇高水平國際學術論文及會議論文,獲批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1項。在水土保持學院、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學習工作期間,陳左司南博士聚焦于中國華北半濕潤-半干旱山區、城區、河岸生態系統的人工林生態系統,積累了大量森林水文科研經驗。基于此,她將在奧盧大學開展本次受資助“雪-雨季節性改變下的樹木用水:寒帶土壤中被遺忘的向上優先流”項目研究。該項目旨在挑戰寒帶樹木運水路徑上穩定水同位素的分餾特征,揭示寒帶森林樹木用水對土壤水文過程的影響,系統研究季節性降水(雪-雨)對根系吸水及整樹蒸騰的控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