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在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北京林業大學70周年校慶之際,由北京林業大學編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我國第二部“黃河生態文明綠皮書”和首部“國家公園綠皮書”發布會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座談會在北京林業大學召開。我校校長安黎哲、副校長程武、副校長張志強出席會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社科文獻出版社、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世界經濟論壇、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生態文化協會、人民日報社、光明日報社等單位領導和代表出席會議。北京林業大學科技處、社會服務和綜合研究部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等相關學院、智庫單位負責人以及部分作者代表參加會議。新聞發布會和專家座談會由程武主持。

安黎哲指出,本次《黃河生態文明綠皮書》的一大亮點是用十個分報告分門別類闡述黃河流域豐富多彩的生態文化?!秶夜珗@綠皮書》梳理處于全面整合啟動期的國家公園發展態勢,做了整體和分類評價。“我們的嘗試只是開端,今后還將繼續深入研究、闡釋和傳播?!彼硎荆鷳B文明建設為北京林業大學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我校將立足國之大者,服務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協同各方力量,通過系統出版高質量綠皮書,努力探索完善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路徑。下一步,我校將著力做好綠皮書規劃,打造特色形成品牌,實現綠皮書的高質量發展,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北林智慧、北林方案、北林力量。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司長郝育軍充分肯定了兩部綠皮書的質量水平和對行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他指出,本次綠皮書的發布是北京林業大學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成果。綠皮書從不同角度回答了在生態文明領域怎樣更好發展的問題,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可以幫助人們更好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并向自然學習。他建議要更加深入地結合中國國家公園建設、結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把握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規律,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應有貢獻。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對兩本綠皮書的出版發布表示祝賀,他指出,綠皮書具有資政建言和引領大眾的雙重功能,高質量的綠皮書一方面通過對現有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提出建議,為國家發展獻言獻策;另一方面能夠讓更多的人充分了解國家政策和發展進程,加強國家認同和社會參與。他對北京林業大學為系列綠皮書出版做出的不懈努力表示感謝,希望以后能夠繼續深入合作,產出更多成果,更好服務于國家發展和社會需要。
張志強表示,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北京林業大學建校70周年,學校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拿出更多高質量、有影響的學術成果和政策建議,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發布會上,黃河生態文明綠皮書執行主編、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林震,國家公園綠皮書主編、國家公園研究中心主任張玉鈞分別介紹了兩部綠皮書的編撰情況和主要內容。
新聞發布會后召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座談會。眾多專家結合本次綠皮書發布,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行交流。
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會長劉青松表示,兩部綠皮書在黃河治理和國家公園建設領域起到了重要作用,期待將綠皮書成果進行推廣,增加綠皮書系列的影響力,更好服務國家和社會。中央黨校教授趙建軍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一個關鍵詞是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們以生態文明為旗幟走出了一條新道路。同時,環境的發展自帶經濟價值體系底色,建議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將生態文明所關聯的經濟發展問題更好的融入,實現全方位發展。世界經濟論壇自然倡議大中華區總負責人朱春全表示,兩部綠皮書的選題把握準確,視野寬廣,希望在未來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向世界展示中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理念。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安寶晟表示,兩部綠皮書清晰闡述了人地關系和地球系統科學發展狀況,體現了科學前沿和國家戰略的緊密結合,期待能夠看到更多前沿性科學成果的加入,讓成果“出圈”,提升成果影響力。北京林業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教授盧欣石表示,作為綠皮書的作者之一,在編寫過程中不僅拓展了研究空間,更是提高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同時未來要立足林草學科優勢特色,逐漸擴寬綠皮書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范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政法傳媒分社社長王緋希望北京林業大學能夠持久發力,發揮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打造行業綠皮書數據庫,同時建議編制英文版綠皮書,讓成果傳播到世界,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中國力量。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國家治理調研部主任季婷呼吁更多社會研究者和媒體關注生態文明,關注綠皮書,并從媒體人的角度對綠皮書的宣傳推廣提出建議,希望以多種形式擴大綠皮書影響力。北京市園林綠化宣傳中心主任馬紅認為這兩本綠皮書有“大格局”,服務國家戰略,高起點高站位高水平,有“大情懷”,包含豐富的生態文化,凸顯了編者的綠色情懷,有“大戰略思維”,內容全面系統,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發展思路?!毒G化與生活》雜志總編輯、北京生態文化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黃建華認為兩本綠皮書與兩山理念形成呼應,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一脈相承,期待北林與出版社能夠持續出版一系列服務國家戰略的綠皮書,整合各方資源,形成融合傳播,講好黃河故事與國家公園故事,讓更多人了解生態文化。


據悉,“黃河生態文明綠皮書”《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報告(2021)》由我校校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院院長安黎哲主編,我校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林震教授為執行主編。此書以“保護傳承黃河文化生態,繁榮發展黃河生態文化”為主題,立足黃河流域民族文化從古至今的發展脈絡,闡述了黃河流域生態、文化和文明三者多元統一的關系,指出了黃河文化發展的未來方向,構建了黃河文化體系尤其是生態文化體系?!皣夜珗@綠皮書”《中國國家公園建設發展報告(2022)》由我校國家公園研究中心張玉鈞教授聯合行業專家共同完成。全書對近年來國家公園以及自然保護地的建設現狀和未來發展狀況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對國家公園的制度建設現狀展開了一定程度的評估,同時對國家公園試點區和第一批國家公園的建設經驗進行了介紹,是我國首部中國國家公園綠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