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我校召開慶祝建校71周年教師座談會,校長安黎哲、副校長李雄出席座談會,校黨委副書記孫信麗主持座談會。


安黎哲分析了我校發展面臨的形勢,向與會教師深入解讀了我校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并闡述了雄安校區對我校發展的重要意義,勉勵大家為我校建成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不懈奮斗。他指出,全體教師在實現我校高質量發展目標過程中,必須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樹立“教學也是科研,科研也是教學”理念,并對全校教師提出四點希望。一是要堅持不懈學習,要積極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將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融入教育教學;要積極學習我校相關制度,發揮我校平臺資源優勢;要積極學習最新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水平。二是要堅持我校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規律,又要立足國情、校情,敢為人先,敢于創新。三是要堅持問題導向、求真務實,認真研究真問題,從解決國家戰略問題去實現個人價值,成為真正的“大先生”。四是要堅守遠大理想,堅持教學相長,在教學科研過程中培養學生、成就自己。他指出,各部門要為教師健康成長、快速成長搭建平臺,不斷健全完善激勵保障體系;要繼續在基礎建設、信息化建設方面加大力度,為廣大教師安心執教、潛心科研提供高質量服務保障。

孫信麗指出,教師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一直以來,校黨委高度關心教師發展,不斷加強黨對教師工作的領導,深入實施“5·5工程”、第四聘期人事聘任、職稱評審等制度改革。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要將立德樹人擺在最根本位置,發揚“上山入林不言悔、潛心鑄魂育桃李”的精神,打造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戰略科技人才隊伍和高素質的“四有好老師”,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堅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早日將我校建成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

李雄指出,青年教師是我校的希望,青年教師所面臨的政策機遇前所未有,希望廣大青年教師腳踏實地、再創新績,并對青年教師提出希望。一是要爭做“大先生”,緊抓教書育人本職工作,發揮全員育人作用,爭做“四有”好老師。二是要滿足“大需求”,立足服務國家戰略、行業發展,把單一科研論文產出轉變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產出。三是要謀劃產出“大成果”,長遠謀劃、提前布局,在標志性成果產出方面繼續努力。四是努力成為“大人才”,深耕科研領域,提升科研能力,努力成為所在領域數得上、拿得出的專家人才。

座談會上,人才稱號獲得者代表、材料學院文甲龍分享了個人成長成才經歷,表示將嚴格要求自己、提升業務水平,以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為指引,在綠色科技創新方面取得基礎性、應用性研究成果;材料學院陳閣谷回顧自己從“小樹苗”到“栽樹人”的歷程,就如何把個人發展融入我校高質量發展分享自己的看法;保護學院崔寶凱感慨自己16年來親歷我校發展環境、科研創新等方面變化,表示將把科研方向與國家重大需求、我校高質量發展需要相結合,為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服務教育強國建設、服務我校高質量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環境學院黨巖結合自己得益于我校制度改革快速成長的經歷,表示將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指引,以服務學科高水平建設為己任,為我校高質量人才培養和高質量學科建設貢獻力量。
新進教職工代表、林學院焦瑩雪從新角色、新知識、新目標三方面總結入職感悟,表示將堅守崗位,為我校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水保學院張皓月分享了自己對我校高質量發展和年輕教師成長之間關系的思考,表示將切實做到教學、科研齊頭并進,為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我校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和力量;園林學院董建權分析了新教工如何答好“北林何為”的時代命題,表示自己將及時把最新研究內容融入課堂,堅守國家使命和社會擔當,為共謀全球生態文明之路作出貢獻;環境學院李璠從教學、學科建設、科研三方面分享個人中長期規劃,表示將堅持科研反哺教學,將學科優勢、科研資源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
實驗(技術)系列教師代表、工學院王猛猛結合“北林何為”時代命題分享自己將個人成長融入我校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表示將積極主動融入高質量發展新賽道,深入探究林草裝備研究熱點、難點,助力產學研一體化,力爭在新的發展格局下立新功、出新績。
輔導員代表、經管學院王萌輝分享自己以落實輔導員九項職能“自轉”圍繞大學生成長成才“公轉”的歷程,表示將以教育家精神為指引,不斷提升專業素養、打造核心競爭力,更好踐行育人使命;草學院孫海杰講述自己選擇輔導員崗位的成長經歷和感悟,表示將在北林精神指引下,積極培育更多種子,為我校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馬克思主義學院何雅嫻分享了對將個人發展融入我校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表示將結合工作實際和青年思想特點,勇擔使命、矢志奮斗,為服務祖國生態文明建設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博青計劃博士后代表、生物學院楊杰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將個人成長融入我校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表示將積極主動了解我校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需求,主動爭取科研項目和合作機會,為我校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教工部、學工部、教務處、研究生院、科技處、人事處、校工會等單位負責人參加座談會,并和與會教師代表在產學研轉化、平臺建設、團隊建設、實驗設備修繕等方面進行交流答疑。
據悉,近年來,我校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實施統領全局、協調各方的“5·5工程”,深化第四聘期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實施了《北京林業大學“北林學者”新綠發展啟航支持計劃》《北京林業大學第四聘期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方案》《北京林業大學輔導員隊伍建設發展規劃(2021-2025)》等一系列制度文件。高層次人才培育方面,我校實施“北林學者”人才培育品牌計劃,對五支教師隊伍實施精準培育提升計劃。2020年以來,新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24人次,在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方面取得歷史性突破。新進教職工引育方面,設立引育專項、崗前培訓、導師培養、科研啟動、特色培育五類項目,2020年以來累計招聘新教工500人,新進教職工發展支持計劃年均覆蓋約300人次。實驗(技術)系列教師培養方面,著力優化隊伍結構,激發隊伍活力,提高隊伍素質,明確主責主業,開展卓越實驗師培育項目21項。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面,統籌推進“嚴選”“優培”“發展”三大計劃,輔導員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整體素質能力穩步提升,1名輔導員獲第七屆北京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二等獎,4名輔導員獲2017-2021年度北京高校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博士后培養方面,為博青計劃配備高水平導師,并組織召開進站任務專家評審會,著力提升博士后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