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我校牽頭承擔的國家林草局應急揭榜掛帥項目“野生動植物和古樹名木鑒定技術及系統研發”中期評估會議在京召開。國家林草局科技司一級巡視員(主持工作)李世東、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萬自明、生態保護修復司副司長劉麗莉,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安黎哲、副校長張志強等領導出席會議。會議邀請趙春江院士和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資深專家組成評估專家組。國家林草局科技司創新處處長程強主持會議。

安黎哲對與會領導、專家表示歡迎和感謝。他強調,項目組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梳理主線思路、凝練核心技術,高質量完成研究任務。學校作為牽頭單位,將繼續落實主體責任,持續發揮在林草信息化和智慧化領域的科研及人才優勢,全力做好項目服務保障、管理與監督,確保圓滿結題,為提升我國野生動植物和古樹名木鑒定水平、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北林力量。
李世東對項目實施進展及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項目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將傳統與現代方法緊密結合的技術實踐很有亮點。他感謝專家組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并指出,項目組要認真逐條梳理吸收,在后期的工作中認真改進,更好地完成項目。他強調,應急揭榜掛帥項目就是要解決實際問題,成果要經得起實踐的考驗,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完成項目,提升一線林草工作人員和野保執法人員準確鑒別野生動植物和古樹名木物種及其保護等級能力,夯實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基礎。
萬自明表示,項目在野生動植物樣本庫與知識庫構建和智能識別軟件研發等方面取得了突出進展。他指出,高質量野生動植物樣本庫與知識庫構建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數據采集難,工作量巨大,建議項目組充分發揮民間力量,讓更多的民眾參與動植物樣本庫和知識庫構建。
劉麗莉表示,古樹名木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她建議,項目組要加快新型樹齡鑒定技術研發進度,重點突破光譜法和端粒法等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技術,并加強便攜式、高精度、無損傷樹齡鑒定裝備研發工作。
項目負責人、信息學院負責人詳細匯報了項目研究進展,現場演示了項目團隊構建的野生動植物智能識別樣本庫和知識庫、野生動植物智能識別軟件和云平臺、古樹名木樹齡鑒定方法和鑒定裝備。他表示,項目自2023年啟動以來,構建了國內最大的野生動植物智能識別樣本庫和知識庫,提出了高識別率的野生動植物智能識別模型,研建了跨平臺的智能識別App和精準鑒定云服務系統,創建了古樹名木樹齡鑒定技術體系,提出了光譜法、端粒法等新型無損樹齡鑒定方法,改進了傳統回歸法樹齡鑒定方法。

通過現場查看觀摩、聽取匯報、質詢及查閱項目相關資料,專家組對項目實施情況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項目成果具有廣泛的實際應用前景,同意項目通過中期評估。
據悉,該項目作為國家林草局的第一個信息化和智慧化方向的揭榜掛帥項目,由北京林業大學牽頭,聯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草調查規劃院、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東北林業大學、北京農學院、視覺(中國)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等10家單位共同承擔。該項目擬為珍稀動植物保護和古樹名木樹齡鑒定提供基礎數據和平臺支撐,項目成果將顯著提升野生動植物和古樹名木的識別效率和鑒別精度,有力支撐野生動植物保護和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