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學院張宏業副教授課題組完成的“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icro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Ni-based single-crystal superalloys using nanoindentation and element distribution analysis”論文,在材料科學領域Top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中國科學院二區Top,IF="6.4)上發表,本研究討論了固溶熱處理對鎳基單晶高溫合金DD6微觀力學性能的提升作用及對元素偏聚的改善作用。
鎳基單晶高溫合金以其卓越的高溫強度、結構穩定性、使用可靠性以及高溫蠕變性能,在航空航天、船舶及特種制造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由于不同元素的溶解度不同,導致在定向凝固過程中極易發生元素偏聚現象,從而對合金的微觀力學性能甚至是宏觀力學性能造成不利影響。本文將納米壓痕與元素分布相結合,分析了γ/γ'兩相及枝晶組織元素分布,如圖1和圖2所示,結果表明,Al和Co元素偏析系數變化最大,枝晶間中Al元素偏析系數下降了36%,Co元素偏析系數上升了19%;枝晶干Al元素偏析系數下降了29%,Co元素偏析系數上升了34%。同時對固溶處理前后枝晶間和枝晶干組織分別進行了納米壓痕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結果表明,枝晶間彈性模量由72.990 Gpa提升至156.727 Gpa,提升了114.7%,枝晶干彈性模量由73.091 Gpa提升至177.408 Gpa,提升了142.7%。枝晶間硬度無明顯變化,而枝晶干硬度由4.188 Gpa提升至6.025 Gpa,提升了43.86%。

圖1 鎳基單晶高溫合金γ/γ'兩相EDS元素分布

圖2 鎳基單晶高溫合金枝晶組織EPMA元素分布

圖3 納米壓痕實驗結果: (a) 硬度; (b) 彈性模量
本論文第一作者為工學院碩士研究生李淼,工學院副教授張宏業為第一通訊作者,北京林業大學為文章第一完成單位。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12002053)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No.1204033)等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mrt.2024.04.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