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2024年第四季度集體學習研討,專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討我校貫徹落實重要舉措。教育部黨建工作聯絡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原副校長孫海峰出席會議。校黨委書記王洪元主持會議。

王洪元領學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精神,他指出,這次全國教育大會是對新時代新征程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動員部署的一次重要會議,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義。他強調,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全面總結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事業的重大成就,高度評價教育對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極端重要性,首次提出教育強國的“六大特質”,深刻闡述教育的當代屬性和教育強國建設要正確處理好的重大關系,系統部署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五方面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是指導新時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獻,為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王洪元要求全校各級黨組織深入貫徹落實丁薛祥同志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各項要求,對我校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提出十條意見。一是牢牢把握教育成為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贏得戰略主動關鍵因素的深刻認識和精準定位。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努力辦成中國強校、世界強校。二是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著力塑造立德樹人嶄新格局,統領和開展好三項任務: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實施“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大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辦好梁希實驗班和生物科學拔尖計劃2.0基地班;推進教育數字化,加強數字馬院、數字思政課建設。三是牢牢把握建設教育強國戰略機遇期的階段性特征。要趁勢而上,整體設計強校目標方略,研究重大舉措,重點在強化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方面發力。編制建設中國強校規劃綱要和三年行動計劃。四是牢牢把握教育強國規劃綱要明確的重點任務和支持舉措。要進一步明確做好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工作的目標任務,在教育強國建設中展現北林作為,最大化爭取政策支持、資源支持和項目支持。五是牢牢把握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總體要求。要充分體現以改革激發動力增添活力的要求,研究制定深化改革總體方案,把基層首創精神、主動精神和創新創造精神釋放出來。推進機構改革,研究人事人才、科技科研、財經財務、實驗實踐大部制改革。規范校院兩級管理職責和邊界,調動各學院在教育科技人才創新發展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六是牢牢把握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大任務和要求。深入實施“5·5工程”人才項目,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明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方向和目標。打造有組織科研升級版,構建以“全國重點實驗室”為牽引的科研平臺體系。深入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出臺支持鼓勵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新政策,研究制定支持青年人才成長發展實際措施,“引育并舉”壯大北林戰略科技力量。辦好大學科技園,改革科技成果轉化方式方法,完善政策支持體系。七是牢牢把握培養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的強基要求。要努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重點抓好4項工作: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政治理論學習效能;大力選樹“大先生”式榜樣人物,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防范意識形態風險;編制第五聘期總體方案。八是牢牢把握辦強基礎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任務。要編制教育數字化實施方案,加強基礎教育集團建設,推進繼續教育學院高質量發展,創辦老年大學,向社會輸出和貢獻北京林業大學高品質教育資源。九是牢牢把握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的目標任務。要完善國際交流合作戰略:辦好候鳥遷飛通道國際科教聯盟及秘書處;打造南森全球生態治理國際會議品牌;推進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機構建設,擴大數量、提升質量;提高來華留學生生源質量,優化生源結構;辦好“中蒙中心”,依托“中蒙中心”辦成北京林業大學烏蘭巴托分校和國際治沙學院,實現境外辦學零的突破。十是牢牢把握加強組織領導、提供條件保障的政治要求。重點抓好雄安新校區、海淀生態公園和生態文明教室建設,構建“一校兩區一園”新發展格局;加強林草種質資源庫建設和運行保障;徹底解決編制不足的瓶頸制約,統籌增收節支,重點解決如何大幅增加收入、改善教職工薪酬待遇和為事業發展提供經費保障等重大關鍵問題。
會上,其他校領導分別聚焦學習內容和研討主題作發言。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李召虎指出,要以學科建設為牽引,回答好“教育強國,北林何為”的時代命題,一是要聚焦教育強國建設目標,找準北林定位。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立校之本、發展之基,突出北林姓“林”,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做強學科特色、做大辦學優勢,努力建設中國強校。二是要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北林力量。要心懷“國之大者”,完善學科體系布局,推動具有北林特色的學科群建設,加快“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建設,以有組織科研和重大項目集聚智慧,積極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產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努力打造綠色科技創新策源地。三是要著眼學校長遠發展,培育北林人才。堅持人才引領發展,優化人才服務保障體系,營造有助于人才成長、干事創業的良好生態,積極培育和引進頂尖人才、創新團隊,培養鍛造戰略科學家,努力構筑一流人才薈萃的新高地。
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濤表示,要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教育強國建設的科學內涵、基本路徑和內在邏輯,錨定教育強國建設目標定位,清醒認識我校所承擔的使命任務,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以改革成果推動我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鄒國輝表示,要深刻認識教育的政治屬性,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民生需求,立足我校“一校兩區”新發展格局,精心謀劃學科布局和專業設置。要強化校企合作,充分發揮大學科技園作用,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提升勞動教育、實踐育人實效,加強我校鷲峰實驗林場建設,更好發揮科研實踐基地作用。
參加聯學人員分別聚焦學習內容和研討主題作交流發言。

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張鑫表示,要以鑄魂強師擦亮教育政治底色,加強教師政治理論學習,著力提升廣大教師政治素養。要強化師德師風建設,進一步夯實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堅持“引領高線、守住底線”,突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師德養成。要健全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推動教師發展共同體建設。
科技處處長張守紅表示,要抓好國家科技創新體系調整戰略機遇期,加強科技創新發展中長期戰略規劃研究,全力向上向外爭取資源,為我校科技創新蓄積動能。要積極向內挖潛增效,持續謀劃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切實抓好科技平臺規范化運行和實體化運行。要完善成果轉化機制,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見效,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王錦表示,要服務教育強國建設大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進優質國際資源,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大文章,對外講好我校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故事。要創新教育合作新范式,優化我校全球區域合作版圖,推動國際合作高質量發展。
生物學院黨委書記王士永表示,學院通過抓隊伍、強渠道、樹標桿,持續夯實黨建基礎、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依托“生苑大先生”文化譜系,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提升思政引領力,夯實教育的政治屬性。推動有組織的科研,以“卡脖子”攻堅為牽引,著力提升科技支撐力。
水保學院院長張宇清表示,學院大力推動學科、專業內涵式發展,加強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構建創新性、復合型、應用型的人才培養體系。堅持問題導向,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推動課程教材建設改革,全面推進數字化教材編寫工作,搭建“戶外學校”實踐平臺,著力培養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高質量人才。
工學院實驗教學中心與院直黨支部書記王猛猛表示,要不斷探索“黨建+業務”模式,積極發揮“黨建+育人”作用,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政治引領作用。要推動黨員教師及時把最新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用創新的生產力促進課程建設、專業建設,為人才培養注入新的活力。
黨政辦公室、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黨委統戰部、紀委辦公室監察處、發展規劃處、人事處、計劃財務處、國有資產管理處、科技處、教務處、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黨委學生工作部、校團委、離退休工作處、綜合保障部、國際學院相關負責人,林學院、園林學院、經管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