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付玉杰,給人的印象是:留著一頭短發,說話聲音利爽,工作雷厲風行,一副十足的硬朗干練女漢子。她致力于在森林植物中挖掘著寶藏,為森林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提供科技支撐。做森林大健康產業的奉獻者是她畢生工作的追求和方向。

“我們要打造一個具有國際水平的科研團隊,為中國林業綠色產業發展貢獻力量。”這是付玉杰一直以來的奮斗理想。
興趣“點燃”森林人生
付玉杰很早便與林業結緣。童年的她極其熱愛自然,在其他女孩都在一起跳皮筋、做游戲的時候,她會蹲在地上觀察螞蟻搬家,守在檐下看燕子銜泥,盯著夜晚的星星憧憬著太空的奇妙。這也為她后來選擇投身林業埋下了伏筆。

1985年,她以高考化學98分、與滿分僅差2分的成績考入東北師范大學化學系,皆因為“我喜歡創造,化學能夠造出世上沒有的東西,是一門藝術科學。我喜歡那種經過我的努力從無到有的感覺。”
也正因如此,以優異的成績碩士畢業的她選擇進入國內第一家上市公司-哈藥集團工作。在這里,她沒有辜負自己的最初的理想,出色地完成了蛋白糖、干擾素制劑等研究與產業化工作,感受到自己工作成果能造福人民的喜悅感和成就感。
但隨著工作的深入,每天只做公司交代下來的科研任務,她再也體會不到那種從無到有創造的快樂,與自己的初衷似乎漸行漸遠。
終于,已成為項目負責人付玉杰毅然辭職,踏進東北林業大學攻讀植物學博士學位,主攻甘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分離。這一刻,付玉杰覺得,那個蹲在地上觀察螞蟻搬家的小姑娘與眼前的自己,終于重合了。
在問題面前“拼”上去
當時植物提取物領域科技攻關尚未引起國內科學界的普遍重視。但付玉杰敏銳地意識到,植物資源不會取之不竭,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研究才是未來植物資源研究的方向。這一預測到今天最終得到了時代驗證。

敢想、肯干,在問題面前“拼”上去一直是付玉杰的工作態度。在扎實的理論和產業開發基礎上,經過努力,付玉杰最終發明出酶多級誘導和強化傳質等系列綠色高效提取加工技術,使原本藏在“結合態”中的次生代謝產物游離出來,讓植物資源的利用度倍數提高,加工成本大幅降低。付玉杰也把自己未來的科研方向鎖定在了林源天然產物上。
2003年,博士畢業的付玉杰踏上了前往德國海德堡大學藥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所求學歷程。在這里,她更“拼”了:她放棄了所有休息時間,整日泡在實驗室里。
她的“拼”獲得了研究所長溫克教授的尊重。溫克以比中國薪水高出10倍的待遇挽留付玉杰,但付玉杰委婉拒絕了,因為她始終記得,去國外學習的目的是“建設中國自己的研究團隊和平臺”。
付玉杰揣著在德國攢下的薪水,購買了先進設備裝置,幾乎將研究所的活性篩選平臺“搬”回中國。她帶領團隊,開始向一個又一個林源天然產物開發與利用發起挑戰。
做事業的守護者
付玉杰培養出的研究生已超百人,不少都在科研領域里小有成就。這也是她守護熱愛事業的動力之一。
“如果說我最開始從事科研事業的原因是自己的興趣,那么從帶學生的那一刻起,我在喜愛之上更加上了責任。培養祖國的未來棟梁之才,也是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她心中,早已把學生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她也在學生心中由大姐變成了小付媽媽。
如今,付玉杰早已成為林業行業造詣深厚的專家,在林木次生代謝產物的代謝調控機制、林源活性成分分離鑒定以及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業績。她二十多年研發和轉化的林源藥材和林源食品科技成果,在多家著名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實現了產業化生產,累計為企業創造產值達十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