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輝自1996年畢業(yè)留校工作,曾長期奮斗在學生工作第一線,曾任人文學院黨委書記,現(xiàn)任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巡察辦巡察專員。她是一名心系學生、與愛同行的園丁,播撒著愛的春風;她始終堅守著育人初心,深耕教育事業(yè)。

學生就是弟弟妹妹,要用愛引領成長
做輔導員時,學生常說她是“老師姐姐”,劉祥輝也十分認同這個稱呼。她要求自己既要有引導學生的“距離感”,也要有關心學生的“貼近感”。她幾乎每天都會與一個學生談話,與學生分享自己曾經(jīng)的困惑,指導學生解決面臨的困難,交流彼此的成長,幫助他們重塑信心、發(fā)現(xiàn)成長、堅定信仰。她總是能夠與學生一起吃、一起聊、一起做、一起玩……學生總能與她無話不說、無話不談。在人文學院做學生工作時,她帶領輔導員團隊推進“輔導員-班主任-學生骨干”聯(lián)動機制,創(chuàng)立黨建、學風、就業(yè)、文化教育等工作品牌,多維度、全方位服務學生成長成才。

在做“陽光優(yōu)材”項目導師時,劉祥輝默默記住了她所帶學員們每個人的生日和人生中有意義的日子。而這只是她于細微處默默關注學生的小例子,給學生們印象最深的是她魔術師一般的“讀心術”。“我僅僅和劉老師分享了家里兄弟姐妹的故事,她似乎共情到我剛來大學的孤獨,告訴我到了新環(huán)境要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劉老師從未缺席我大學階段任何一次重要抉擇,每當我遇到困境時,她都會‘恰巧’找到我聊聊天。”這不僅僅是劉祥輝作為一名資深學生工作者的經(jīng)驗與技巧,更是心系學生成長的執(zhí)著與堅守。
心理中心就是溫暖的家,要用心做出實效
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構(gòu)建全員心理育人格局,是劉祥輝一直的目標與牽掛。2019年,心理中心剛剛改制為副處級單位,面臨著基層存在畏難心態(tài)、工作力量薄弱、體制機制尚未完善的局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她直面改革的痛點與難點,帶領心理學系師生全面參與全校心理工作,補充強有力的專業(yè)工作力量;帶領中心專職教師,全面梳理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掌握當前工作需要的人財物,進行合理分配,將現(xiàn)有資源利用最大化,保障學校心理工作穩(wěn)步推進。

“心理工作最核心的地方在基層,改革的一個關鍵點是讓基層不再畏懼心理工作。”在這次改革中,解決基層工作問題是關鍵。她帶隊走訪調(diào)研,傾聽一線聲音,了解學院工作困難,建設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站,加強輔導員、班主任、導師、心理委員、宿舍長等一線隊伍的專業(yè)培訓。在一線工作遇到困難時,她總是第一時間回應反饋,并協(xié)調(diào)各種資源給予支持,基層的畏難情緒得到有效緩解,工作勝任力明顯提升。
心理育人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想讓心理工作改革走得更深更遠,必須要盤活全校的大盤子,讓育人的各個方面、各個層級都先有全員心理育人的意識,再動起來。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導下,她著力推動全員心理育人格局的建立,2021年牽頭制定《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辦法》,強化頂層設計,激發(fā)系統(tǒng)活力,讓心理工作改革不斷向前邁進。
教育是一份事業(yè),要用一生追求
從躬耕勤勉的輔導員,到責任擔當?shù)膶W院書記,再到嚴謹求實的巡查專員,又或極深研幾的心理中心主任,劉祥輝都用責任和奉獻踐行著自己“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的人生信條。深入對象群體、勤于調(diào)研實踐、搭建工作體系,這是她面對每一個身份、每一項工作從“心”的開始。
劉祥輝深愛教育事業(yè),又把她的事業(yè)沁滿愛意,步履堅定,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