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當前保密形勢任務需要,近期,保密辦、教務處、研究生院、國際處、信息辦等部門系統梳理現行保密制度,分別牽頭制定了一系列保密制度,逐步形成了“1項保密基本制度+6項保密專項制度+N項職能領域保密制度”的全校保密制度體系,為我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安全保障。
完善基礎性制度、壓實責任鏈條?!侗C芄ぷ饕幎ā肥俏倚1C芄ぷ鞯幕A性制度,此次修訂旨在進一步明確黨管保密原則、職能部門管理責任和具體制度要求,加強監督保障相關內容等,推動“業務誰主管,保密誰負責”落到實處,進一步健全保密工作責任體系。
細化分領域制度、明確具體要求。精準聚焦重點領域風險隱患,細化教育、管理、審批、外事、考試等領域專項保密制度。修訂了《保密教育培訓管理辦法》,明確組織部(黨校)、教工部、學工部、教務處、馬院等對各類干部、師生群體的教育職責;修訂了《涉密場所管理辦法》,明確管理部門及職責、涉及人員、環境和硬件等;修訂了《保密審查審批工作規程》,明確科研、涉外、招采、智庫等開源信息的保密審批部門及職責;制定了《涉外活動保密管理辦法》,形成整體涉外活動的保密制度;修訂完善了《研究生招生考試安全保密工作管理規定》《國家級考試試卷保密管理規定》,將全部國家級考試納入保密管理范圍,進一步完善研究生招考全流程保密要求及各方職責。
聚焦新興領域和薄弱環節、填補管理空白。制定了《網絡和信息化領域保密事項清單》,圍繞信息系統、社交媒體、人工智能等高頻使用、易受攻擊領域明確保密事項清單,為發現、解決該領域失泄密風險,探索管理工作體制機制打好基礎。
日前,相關制度已通過內部渠道印發全校。下一步,保密辦將會同相關部門做好制度宣貫、開展專項檢查,推動實現從“建好制度”到“用好制度”的轉型,持續提升保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