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林草局科技司發布了100項“三北”地區重點推廣林草科技成果,我校4項科技成果入選,涉及培育與經營、生態修復、草原保護修復、加工與裝備四大領域。

據悉,這100項重點推廣成果是按照科技支撐“三北”工程七大行動的相關要求,依托國家林草科技推廣成果庫遴選而來。我校將進一步結合實際,在荒漠化綜合防治和“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中組織推廣應用先進實用林草科技成果,特別是在“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中予以重點應用,以充分發揮科技成果示范引領作用。
成果簡介:
1.北方特色花灌木優良新品種及產業化關鍵技術



該成果主要針對特色花灌木優良品種選育與繁育瓶頸,構建了基于組學的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培育出適于京津冀等北方地區的抗寒香花、垂枝梅花,低矮匍匐、花色艷麗紫薇,抗寒抗病、花型多樣月季,花香、低矮連翹等花灌木優良新品種25個,獲新品種授權8個。建立了扦插、嫁接、組培等良種快繁技術及配套標準化栽培生產技術體系。已在北京、吉林公主嶺、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地推廣應用,適用于京津冀等“三北”地區。
2.干旱荒漠區煤炭基地生態修復適宜技術體系及模式



該成果主要針對干旱荒漠區煤炭基地缺乏生態修復技術體系與模式,創新了干旱荒漠區煤炭基地生態修復適宜技術體系、模式。在排土(矸)立地類型劃分、技術模式分類基礎上,運用層次分析法與景觀功能評價法,對已治理排土(矸)生態修復工程所用技術適宜性進行系統評價篩選,并集成課題研發生態修復關鍵技術6項,首次系統提出干旱荒漠區礦區適宜生態修復技術體系。已應用技術在西北干旱荒漠區縣域以上煤炭基地建設示范區5750畝,示范區露天排土場植被覆蓋率較自然狀態本底值提高20%以上,適用于內蒙古西部、寧夏東部、甘肅中西部、新疆等西北干旱荒漠區。
3.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態保護與恢復技術



該成果主要針對高寒重度退化草地的快速、有效恢復技術難題,創建了高寒草地健康評價的活力—組織力—恢復力三維模型,實現了不同時空尺度高寒草地健康狀況的量化及圖式化表征,提升了高寒草地健康診斷與評價的科學水平;研發了“黑土灘”型極度退化草地的人工草地建植恢復技術,經濟效益提高2-3倍,生態效益顯著;研發了土壤營養庫和植被繁殖庫的活化技術;研發了輕度和中度退化草地圍欄封育等多元化恢復技術體系。已應用于國家級工程包括三江源生態治理工程、青海省退牧還草工程,祁連山生態保護、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建設項目,適用于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省區的高寒地區。
4.多功能固沙集成技術裝備


該成果主要利用現代裝備技術應用于工程治沙和生物治沙,創制了快速規模化作業工藝,形成了多功能治沙裝備體系,進行了高效治理沙漠、沙地及流動沙丘的規模化推廣示范。研究集成開發了機電液一體、并聯復合執行系統、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使裝備能針對不同的沙漠地形快速鋪設出多種規格草沙障,不但能夠有效阻沙與駐沙減少沙丘流動,保護村鎮、保障公路鐵路能源設施,并且在此基礎上能夠快速創造出適合植物生存要求的最低環境。已在內蒙古等地進行了推廣應用,適用于甘肅、新疆、內蒙古等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