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作為技術支撐單位申報的新疆環塔里木盆地草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新疆環塔草地站”)接受國家林草局專家現場考察評審。國家林草局科技司一級巡視員(主持工作)李世東、生態網絡中心辦公室主任楊洪國率專家組赴疆開展評審工作。我校副校長鄒國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草局相關負責人,建設單位、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領導陪同。

李世東肯定了新疆環塔草地站的建設意義和良好基礎,強調建設方案要立足國家規劃、遵循科學原則,并從總體定位、站點布局、目標方向和條件保障等四個方面對該站提出了系統性建議。他指出,要根據專家意見進一步統籌規劃、完善布局,把各項工作做得更扎實、更高效,以建設引領區域生態學研究、服務國家生態安全戰略的高水平科技平臺為目標,為生態站高標準建設與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鄒國輝表示,我校將以此次評審為新的起點,努力把新疆環塔草地站建設成為國家林草局陸地生態觀測網絡的核心節點和生態文明實踐的示范教育基地,為我國干旱區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北林方案和北林智慧。同時,依托此站點,打造“科研-教學-實踐”深度融合的高層次人才培養新模式,為美麗中國建設輸送具有全球視野和家國情懷的生態文明建設者。
專家組一行赴阿爾金山實地踏勘5200畝荒漠化治理示范區,隨后前往若羌固定觀測點現場考察樣地布設情況。
專家組通過聽取匯報、實地考察、審閱材料、質疑答辯,一致認為新疆環塔草地站面向荒漠綠洲草原生態系統研究、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的重大戰略需求,生態區位十分重要,且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礎和保障條件,主址及各觀測點位置選擇合理,長期定位觀測指標及觀測內容科學符合標準,滿足建站要求。
我校科技處、草業與草原學院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及在站師生代表參加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