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實踐十九號返回式試驗衛星花卉航天育種研討會在京召開,此次研討會是我校聯合豐臺區與北京花鄉花木集團深化實踐十九號試驗衛星花卉航天育種工作的具體舉措。豐臺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李宗榮,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張志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中國花卉協會秘書長張引潮,國家花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張啟翔,原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德坤,北京香文化促進會會長金澤、秘書長劉增福,北京花鄉花木集團董事長林巧玲,北京林業大學科技處處長,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潘會堂,豐臺區園林綠化局局長孔媛媛出席研討會。全國10個省(市、區)的24家教學、科研、行政和企事業單位的7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國家花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主持開幕式。

張志強介紹了花卉聯盟和花卉中心在花卉領域原始創新、集成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國際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成果,并表示,花卉既是朝陽產業、又是美麗事業,希望與會者積極參與花卉航天育種特色基地建設,為北京林業大學與花鄉花木集團共建北京國際花卉科創中心、打造北京“國際花谷”提供技術支撐。
李宗榮在致辭中介紹了《豐臺區花園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的發布,他聚焦豐臺區產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花卉產業跨界融合等問題,從政策導向及戰略研判兩個視角,號召大家為推動航天育種與現代農業發展,積極為豐臺區花卉產業把脈指導、建言獻策。

在搭載種子交接環節,林德坤、劉增福分別宣讀航天搭載證書和搭載公證書。尹偉倫、張引潮共同啟封了航天搭載公證種子包,勉勵大家互聯合作,通過資源整合共同推動花卉新優品種的創新與應用。金澤、張啟翔、林巧玲、潘會堂分別為搭載單位頒發搭載證書。
會上,尹偉倫、張啟翔、林巧玲分別以《航天育種理論與實踐》《中國花卉種質資源與品種創新》《北京國際花卉中心規劃建設思考》為題作主旨報告。

與會人員紛紛表示,航天育種領域前景廣闊,通過不懈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航天育種技術支撐花卉種質創新與新優品種創制將在未來農業科技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美麗中國、綠色北京、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據悉,實踐十九號衛星是我國首顆可重復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于9月2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10月11日成功回收。我校積極參與其中花卉航天育種工作,由國家花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單位花鄉花木集團選送種子材料在衛星上搭載升空,并順利完成了在軌飛行試驗。10月29日,中國航天五院向花鄉花木集團交付了搭載的花卉種子,包括梅花、蘭花和菊花等共148種傳統名花和重要商品花卉種子材料載荷,共計4488.41克。本次研討會以“航天育種助力花卉新質生產力培育”為主題,由國家花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北京香文化促進會主辦,北京花鄉花木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花鄉花卉科研所承辦,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草局花卉產業國家創新聯盟等協辦,并得到豐臺區人民政府、中國花卉協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