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簡報〔2024〕第18期以《北京林業大學以“綠色長征”科考實踐活動共繪美麗中國》為題,從“強化組織領導,匯聚外部支持,實踐團廣泛參與共繪美麗中國”“優化活動設計,豐富多元路徑,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范式”“貫通跟蹤培養,細化指導支持,提升育人實效助力生態文明”三個方面對我校實踐育人特色做法進行了報道。全文如下:

北京林業大學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立校之本、發展之基,連續18年面向全國高校開展“綠色長征”科考實踐活動,推動6萬余名青年學子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構建強化組織領導、貫通跟蹤培養、優化活動設計的工作體系,不斷激發師生投身美麗中國建設的青春力量。
強化組織領導,匯聚外部支持,實踐團廣泛參與共繪美麗中國。守正創新傳承活動品牌,連續41年開展“綠色咨詢”“綠橋”“A4210”等生態環保實踐活動,組織投身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美麗中國等生態文明建設偉大實踐,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闡釋和宣傳教育,打造面向全國、校內外聯動的“綠色長征”科考實踐品牌。2023年起納入全國“三下鄉”實踐專項,創新采用“系統組織、統一要求、集中評審”形式,共吸引來自全國344所高校1000支團隊10312名青年學生參與。加強部署優化頂層設計,共建全國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中心,深入研究當代青少年參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規律和新特點,學校黨委書記擔任中心主任;出臺《加強新時代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實施方案》,統籌推動綠色長征科考實踐活動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社會實踐育人功能,讓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拓展平臺匯聚資源合力,與相關街道社區緊密共建,設立包括北京5個自然教育基地、三峽水利樞紐、各地水文場站等21個省份的68家專業機構在內的271個實踐基地。邀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長城綠化促進會等單位專家指導社會實踐。邀請北京守望者環保基金會參與揭榜掛帥,為團隊提供優質選題和經費支持。邀請全國生態環境領域權威獎項——母親河獎獲得者參與評審,充分體現實踐活動的生態文明專業素養。
優化活動設計,豐富多元路徑,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范式。開展綠色發展科考調研,緊密結合學科專業,就環境基礎現狀、地域環保政策實施與效能、青年生態文明素質教育、資源利用情況、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實地科考調研。聚焦新型農業領域。深入沿線村鎮社區調研先進綠色低碳發展經驗,挖掘梳理地區典型案例,探尋新發展理念下中國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推進生態環保科普教育,組織學生深入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社區、村鎮、校園、企業等基層一線和青年聚集地,講述國家公園建設故事,普及國家公園知識,傳播國家公園建設理念。鼓勵實踐團隊舉辦區域生態作品展覽,充分使用vlog、plog等新媒體手段,記錄和傳遞當地自然風貌、生物資源、風土人情。開展有特色、接地氣的科普主題宣講,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傳播生態文明理念。開展低碳環保主題實踐,發揮團隊特長開展高校“河小青”創新實踐活動,依托“巡河寶”小程序常態化開展凈灘行動、河流巡護、垃圾清運、河流評測等活動。大力推動“A4210”環保專項行動,通過環保宣講、學習體驗、社區服務、手工活動、垃圾分類等形式,身體力行“節約資源我奉獻”“光盤行動我參與”“綠色交通我踐行”的綠色環保理念。探索零碳校園專項行動,創新綠色文明活動方案,線上線下相結合舉辦“綠植領養”活動,用師生實際行動植綠護綠愛綠。
貫通跟蹤培養,細化指導支持,提升育人實效助力生態文明。拓展支撐渠道,為實踐團配備“學科專家、青年教師、行政干部”指導教師團隊,配套資金政策支持,前往簽約基地開展實踐。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開展新聞寫作、宣傳推廣和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意識、擴大宣傳效應、培育實踐本領。支持二級學院依托學科特色組建示范團隊,打造“一院一品”樣板。深化全過程指導,緊緊抓牢育人契機,分層培育優秀項目,精準捕捉指導各階段優秀項目,多支團隊入選全國“三下鄉”示范活動、首都“揭榜掛帥”專項等示范項目。加強過程管理,制定實踐指南明確實踐活動流程,邀請專業教師答疑解惑加強指導,開設新浪微博“綠色長征”等3個子話題,提高實踐活動影響力,增強師生參與獲得感。強化成果驗收,深化活動總結,開展團隊抽樣調研及現場座談,總結提煉優秀經驗和特色做法,加強典型案例示范推廣。2024年,赴全國575個鄉鎮開展活動5329次,走訪基層社區(村)712個,機關、高校、科研院所1387次,訪談居民74669名,形成調研報告、圖片視頻、文創周邊、圖紙模型等成果1.51萬個。在人民網等媒體平臺發布新聞7233次,閱讀量483萬人次,新浪微博“綠色長征”話題年度閱讀量2213萬次,累計討論36.9萬、互動66.3萬、原創36.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