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百家講壇》播出紀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特別節目《我見青山》第五集《綠楊煙外曉寒輕》。本講由我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生態文明研究院副院長、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擔任主講。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是流淌在中華文脈中的生命律動。“一切問題由文化問題產生,一切問題由文化問題解決。”楊朝霞以森林的科學定義切入話題,通過《說文解字》、“楷模”典故、“交樹交印”傳統、“左公柳”、“六禁碑”、梁希事跡、塞罕壩“功勛樹”、《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森林“四庫”、伊春林下經濟等一系列文史典籍、制度法規、村規民約、科學原理、人物故事等,圍繞擴綠、興綠、護綠三大目標,從“溯源:中華傳統森林文化之生態智慧”“追問:中國林業勃興之生態文化密碼”“改革:擘畫生態文明時代之林業錦圖”等三個部分,對我國古近代的森林生態文化和新時代林業發展變革,進行了重點突出、深入淺出、聲情并茂的闡釋。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既是一種高水平保護觀,更是一種高質量發展觀。”楊朝霞認為,展望未來,只要繼續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指引,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不斷深化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夯實理論基礎,加強法治保障,推動改革創新,激活市場動能,發動群眾力量,推進“三權分置”,就一定能不斷繪就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壯麗畫卷,讓森林的綠意永遠滋養中華文明,讓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實踐史詩賡續傳唱。
《我見青山:綠楊煙外曉寒輕》以生態與文化交融的視角,貫通歷史與現實,兼具思想深度與案例溫度,為觀眾呈現一場融專業性與通俗性為一體、知識性與藝術性為一爐的生態文明盛宴,有助于激發全社會共同守護和攜手建設綠色家園的責任感、使命感。

該節目于8月15日至26日在CCTV-10科教頻道午間12點檔播出,每天一集,共12集,觀眾可通過央視科教頻道或央視網觀看節目。【百家講壇】《我見青山:綠楊煙外曉寒輕》系列節目CCTV官網回放鏈接:https://tv.cctv.com/2025/08/19/VIDEAEaekSrIna4iwMUsh9eD250819.shtml?spm=C59377.PhY3mfGXKdo3.EmOwVbjiQP0D.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