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第四屆科技作品競賽全國總決賽在哈爾濱落下帷幕。我校《多功能、高抗性、低維護 京林小菊新品種創制及推廣應用》、《智能雙孢菇采摘機器人系統》等2部作品分獲自然科學類一等獎和科技發明制作類三等獎。我校獲評“優秀組織單位”,園林學院孫明教授榮獲“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該比賽是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的19項賽事之一。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指導,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是目前我國唯一被政府認可和指導的專門面向研究生群體的全國性賽事。


由我校園林學院孫明教授指導,研究生郭子雨、李大偉、梁以琳、李海、劉立新共同組成的“京林小菊守創者聯盟”,以作品《多功能、高抗性、低維護 京林小菊新品種創制及推廣應用》榮獲此次競賽自然科學類一等獎。團隊成員長期致力于菊花創新育種研究,通過構建以匍地菊為核心的優質廣義菊屬種質資源庫,利用遠緣雜交、倍性育種、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多項育種技術,優選培育出多個性狀優異穩定的“京林”系列小菊新品種,其均具有觀賞性好,抗性強,低維護,富含功能活性成分,可進行藥、食用等菊花新興產品多功能開發應用的優勢。京林小菊新品種的創制及全面推廣應用,可有望實現第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促進菊花產業發展升級,為鄉村振興賦能煥新。

由工學院閆磊教授指導,研究生常圓順、周吉、郭浩盟、柴哲明、劉恒、周心悅共同組成的“視界菌菇獵人”,以作品《智能雙孢菇采摘機器人系統》獲評科技發明制作類三等獎。團隊長期致力于開發智能雙孢菇采摘機器人系統,該系統擁有完善的知識產權,目前已授權發明專利2項、軟件著作權4項,并累計獲得省部級競賽獎勵5項、國家級競賽獎勵2項、校級競賽獎勵10余項。該系統結合前沿的深度學習圖像識別算法和高精度的機器人運動控制技術,實現了雙孢菇的實時精準識別與無損智能化采摘。該系統可使標準化大棚的出菇速度提高至人工的兩倍以上,產品損傷率降至2%以下。通過一次性投資,單個標準化大棚在十年內的平均年采摘成本可降低1.4萬元以上,展現了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和成本優勢。

據悉,本屆比賽由東北農業大學承辦,共有來自國內156家培養單位的868支隊伍報名參加,收到作品681件,其中196件入圍全國總決賽,評選出全國一等獎31項、二等獎68項、三等獎97項。賽事啟動以來,學校高度重視,認真做好賽事宣傳動員、申報培訓等工作,廣泛動員研究生參賽,研究生院負責人和研工部相關人員帶隊參加全國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