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來我校調研共青團實踐育人工作。

傅振邦指出,北林共青團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在社會實踐、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等多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形成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經驗,這得力于學校黨委對共青團工作的重視與支持。他對北林青年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感受時代脈搏主動作為表示肯定,感謝教師對學生參與實踐的引領指導。他表示,本次調研收獲十分豐富,后續將充分吸收相關建議,持續推動共青團實踐育人尤其是社會實踐、實習見習等工作走深走實。
調研期間共召開兩場座談會,青年教師、團學干部、青年學生等結合學習工作實際,匯報參與實踐育人項目的經歷、感悟。
教師座談會上,校團委相關負責人分享了共青團開展實踐育人工作的經驗特色和思考體會。她表示,實踐育人是一個全鏈條的工作,需要有規范、全方位、多維度的體系做支撐,要融合人才培養環節,統籌相關部門、各學院形成協同,積極整合資源全方位搭建實習實踐平臺。北林共青團以“紅”為底色,以“綠”為特色,積極推動實踐育人融入“大思政”工作格局,多年深耕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取得了積極成果。水保學院教師程一本分享帶隊前往青海實踐的經歷感悟,并提出社會實踐是教師與學生深入交流的良好契機、是學生走進社會的必要步驟,應利用社會實踐的經驗,針對性地開展專業學習,解決社會需求,開展勞動實踐。園林學院教師錢云從“鄉見”實踐團連續多年的經歷出發,講述團隊結合自身專業,圍繞促進鄉村發展、保護古村核心文化,為鄉村產業振興等主題,訪民情、察社情、知國情的實踐過程,并提出社會實踐工作應該探索深結合、廣平臺的意見建議。環境學院團委書記、輔導員邱圣童表示,基層學院結合專業實際,持續開展專業實踐、就業實踐、社會實踐工作。社會實踐的核心在于實地體驗,理論結合實際,過程應與社會對接,避免紙上談兵,并提出希望加強社會實踐評價結果導向與過程把控。
學生座談會氛圍輕松愉悅,大家暢所欲言。經管學院劉雅文結合暑期手拉手守望明天的實踐經歷,學習領悟到青年應當投身于人民的奮斗中,更加積極地參與服務社會的實踐活動。工學院潘林威講述了自己的三段實踐和兩段實習經歷,重點分享了自身在揚帆計劃和支教過程的體會和成長,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國情社情民情。生物學院楊欣分享了自身參與我校特色品牌實踐項目“綠色長征”的所學所得和實地探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實踐中感悟到的毛白楊精神。人文學院陳雨欣結合自身專業分享了其在心理輔導、心理研究的一線實習經歷,希望能為社區奉獻更多的青春力量。分享環節后,傅振邦與四位學生代表親切交談,并就當前就業工作、第二課堂成績單等方面進行深入了解溝通。
據悉,走進高校開展調研工作,是共青團中央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重要舉措,工作調研直面問題,聚焦難題,問策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