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科技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表彰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與科研人員。我校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張志翔教授主持完成的“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生態保護修復關鍵技術與應用”,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張德強教授主持完成的“抗旱節水楊樹新品種定向創制與示范應用”等兩項成果,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生態保護修復關鍵技術與應用”針對賽區生態保護和修復中的關鍵問題,依托賽區本底調查、生態環境保護、邊坡修復技術等多個方面的項目,從基礎調查、技術研究、技術應用三個方面出發,全面深入開展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生態保護與修復關鍵技術與應用,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建立了國際領先的山地表土剝離與利用技術與國際領先裸露邊坡生態修復關鍵技術,首次建立延慶賽區重點保護植物、亞高山草甸保護和植物選配技術。通過這些技術,有效保護和恢復了賽區的生態環境,并得到了冬奧組委及社會各界的肯定。

“北京2022冬奧會延慶賽區生態環境保護技術與管理支撐團隊”進行本底調查

張志翔教授在現場指導國家級保護植物——北京水毛茛的保護工作


北京市科委項目“冬奧北京山地賽區生態環境保護與跟蹤評價”考察現場

“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生態保護修復關鍵技術與應用”技術路線
“抗旱節水楊樹新品種定向創制與示范應用”圍繞北京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對林木優良種質的重大需求,針對優質高產-抗旱節水林木新品種選育的關鍵技術瓶頸,以我國北方城鄉綠化骨干樹種——小葉楊與毛白楊為研究對象,研發了“高產優質-抗旱節水”新品種分子定向育種體系,創新了“保幼-復壯”楊樹新品種工廠化繁育技術,制定了困難立地高質量人工林營建規程,在河北、內蒙古和山東等環京生態防護區規模化示范應用,為北方生態防護與城鄉綠化建設提供了關鍵科技支撐、重要品種保障與示范應用模式。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林木遺傳育種科研團隊

楊樹抗旱節水性狀遺傳調控機理解析

小葉楊新品種“傲霜斗暑”

雄株毛白楊新品種“景林”

新品種在北京及周邊地區的推廣栽培
近年來,我校高質量推進“部局市”共建任務,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優勢,著力提升服務“生物多樣性之都”“種業之都”“和諧宜居之都”建設綜合能力,為新時代首都發展和綠色北京建設作出北林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