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牽頭承擔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典型脆弱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重點專項“西南高山峽谷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技術與示范”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京召開,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校長安黎哲、副校長張志強、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院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一級巡視員李世東,以及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和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有關領導出席會議。
安黎哲在致辭中指出,北京林業大學為我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的創建做出重要貢獻,始終以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發展為目標導向。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與發展,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在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領域一直占據領先地位,始終是我國水土保持建設新理念的倡導者、新技術的開創者,在華北土石山區、黃土高原、西北風沙區獲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為我國水土流失治理做出了重要貢獻。西南高山峽谷區由于脆弱的生態環境也面臨著日益嚴重的水土流失威脅,加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促進當地民族經濟協同發展已迫在眉睫。“西南高山峽谷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技術與示范”項目,將為突破西南高山峽谷區水土流失治理技術瓶頸、創新高山峽谷區水土保持基礎理論與實踐提供重要支持。他強調,項目團隊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確保高質量完成研究任務,為解決西南高山峽谷區水土流失問題,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貢獻北林科技力量。
會議聽取了項目負責人周金星教授關于項目整體實施方案和各課題負責人關于課題實施方案的匯報。以魏輔文院士為組長的項目咨詢專家組,對項目及課題的實施方案進行了咨詢,并就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整體協調推進、任務節點把控、考核指標完成和經費使用等問題提出了具體建議。
會議由科技處相關負責人主持,項目承擔單位負責人、項目負責人、課題負責人、項目組成員及相關領域專家100余人參與會議。
據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典型脆弱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重點專項“西南高山峽谷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技術與示范”項目執行期5年,共設5個課題,由北京林業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地質科學院、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西南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林業大學、西藏農牧學院等行業內十家優勢單位共同執行。預期將揭示西南高山峽谷區水土流失分異、演變規律及關鍵驅動機制,闡明水土流失對凍融、巖溶等多營力復合作用與農業種植模式的響應機制,研發土壤侵蝕優化模型和智慧水土保持監測技術,構建水土流失治理與生態產業技術模式,為西南高山峽谷區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及縣域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