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舉辦2024年數智創新發展大會。大會聚焦“數智賦能 林草創新”主題,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林草領域的創新應用與發展前景。副校長程武出席大會并致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物災害防控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方國飛,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業部副主任繆可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草調查規劃院國家公園處處長王澍,國家高層次人才、清華大學長聘副教授何源,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北京大學長聘副教授楊仝,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王鵬飛,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長霖,以及來自人民郵電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等單位的專家領導出席大會。大會由我校信息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負責人主持。

程武指出,北京林業大學作為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雙一流高校,始終聽黨話、跟黨走,以“知山知水,樹木樹人”為理念,培養眾多林草科技人才,助力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進入新時代,北京林業大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立校之本、發展之基,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積極推動林草信息、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和學科群建設,將人工智能作為學校轉型發展的戰略重點。本次大會的召開,對強化我校林草數字化、智能化研究及相關交叉學科建設、更好地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加強我校與政府、學術界、產業界溝通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大會舉行了信息和人工智能教材建設中心啟動儀式。程武與我校教務處負責人以及聯合出席會議的出版社領導共同為中心揭牌。中心主任陳志泊教授介紹了教材建設中心建設的背景和目標,學院領導和中心主任為支持中心出版工作的出版社頒發聘書,繆可可代表出版社為中心成立致辭。
在專家特邀報告環節,方國飛以《行業重大需求和展望:推進林草生物災害數智化防控》為題,介紹了林草生物災害數智化防控的工作要求、應用場景和防控管理成果。王澍圍繞《國家公園監測體系建設》主題,講解了國家公園感知平臺的技術路線、總體設計和組織架構等。楊仝以《垂直領域大模型技術與應用》為題,介紹了大模型微調技術、RAG檢索增強生成過程、向量數據庫等科研成果。何源圍繞《林業物聯網應用》主題,介紹了物聯網技術在森林郁閉度測量中的應用以及在竹林碳匯等相關方向的延伸應用。王鵬飛以《面向星地協同的深度模型高效計算框架》為主題,從挑戰、研究內容、關鍵技術等方面對模型計算框架進行了詳細介紹。李長霖圍繞《各類AI智能體的林草應用探索》主題,從多管理智能體賦能衛星-無人機-哨兵-機器人輔助林草管理等方面展開了探討。

在下午的青年學者論壇上,來自北京林業大學水保學院、園林學院、信息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的6位青年學者分別以《GeoAI與街景數據在城市環境中的應用》《風景園林數智化應用探索》《基于深度網絡的交通預測與態勢生成研究》《“三北”工程區植被穩定性-How Water Matters》《大模型垂直領域應用關鍵技術研究》《從云端到林端:林業物聯網傳算一體化邊緣智能框架的構建》為題進行了報告交流。
本次大會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林業大學的共同指導下,由北京林業大學信息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北京林業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業智能信息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國林業和草原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聯合承辦,武漢東湖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現場參加本次大會的還有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學院負責人和師生代表。除專家特邀報告、青年學者論壇、教材建設研討會等環節外,大會還設置了“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展,共有來自校內外的10余家單位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