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近期我們將推出“巡禮十四五”系列報道,系統回顧、全面呈現我校“十四五”期間取得的輝煌成就,統一思想共識、凝聚發展合力,為“十五五”規劃開局營造昂揚向上的良好氛圍。
旗幟引領方向,思想凝聚力量。“十四五”期間,我校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勉勵語精神為引領,不斷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體系化學理化研究,切實提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三進”工作鑄魂育人實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和文化傳承意義的標志性成果,教育引導廣大師生當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不懈奮斗者。
持續加強理論武裝,夯實生態文明建設立校之本、發展之基
校黨委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勉勵語精神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堅持理論學習,充分汲取北林強校建設的智慧力量。校黨委發揮頭雁效應,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論述開展學習研討,舉辦紀念“兩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暨《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學習研究座談會,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實踐要求。將習近平總書記勉勵語精神、“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立校之本、發展之基”等寫入大學章程,把辦學指導思想調整到全面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大局上來,提出勇做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綠色發展先鋒隊、農林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引領者的奮進目標,全校上下奮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更加牢固。
筑牢思想根基,激發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內生動力。制定《關于深化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常態化制度建設的意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勉勵語和指示批示工作規定》等制度文件,夯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辦學治校實踐的保障落實機制。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教師理論學習、黨員基本培訓、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方位和全過程,組織處級干部、科級干部赴“兩山”理念發源地浙江安吉余村等地開展培訓,引導黨員干部師生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轉化為“植綠報國”的赤誠初心。
做好戰略謀劃,找準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支點。在獲習近平總書記勉勵語一周年之際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系統總結辦學成就、展示發展潛力、描繪百年愿景,面向建校百年確定“建成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目標,推動形成全校同題共答三個“北林何為”時代命題的生動局面。對標生態文明五大體系,聚焦生態文明建設國家需求,一體化布局學科專業、人才師資、科學研究、機構設置,科學編制以《規劃綱要》為統領、《學科專業規劃》為龍頭、《專項規劃》《學院規劃》為支撐的“1+1+N”戰略規劃體系,不斷完善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
聚焦道理學理哲理,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傳研究闡釋
我校自覺對標對表“黨之大事”、胸懷“國之大者”,聚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道理學理哲理,加強理論研究和宣傳闡釋,產出一系列標志性、突破性、高水平成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體系化構建注入更多新鮮血液,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更多北林智慧和力量。
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中展現新擔當。高標準建設生態文明智庫中心,全力打造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高地、林草行業原創性理論成果聚集基地、黨和國家用得上信得過的智庫集群。編撰發布《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報告(2024)》和《中國國家公園建設發展報告(2023-2024)》兩部綠皮書,提交的政策咨詢報告獲省部級以上黨委政府領導批示70余次,先后收到全國人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單位感謝信30余封。設立生態文明智庫專項基金,圍繞全球、國家和地方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大問題進行長期、系統、深入跟蹤研究和分析論證,全方位支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林草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承擔重大專項任務中彰顯新作為。承建全國唯一“全國高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書處”,在全國率先探索構建中國自主生態文明知識體系,打造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研究高地。牽頭教育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重大專項,匯聚北京大學等16所高校25位生態文明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集團化深入研究闡釋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推動構建中國自主的生態文明知識體系。依托重大專項累計發表《建構中國自主的生態文明知識體系》、《建構中國自主的生態哲學知識體系》等論文150篇、提交咨詢報告57篇,舉辦學術論壇12次,在構建生態文明研究的學術共同體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取得新成果。聚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基礎理論及重大現實問題開展有組織科研,近三年獲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專項、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哲社科原創性教材培育項目等標志性課題立項80余項。承擔國家林草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土綠化重要論述”研究闡釋工作,承擔生態文化標準體系的研制工作等,深度服務《濕地保護法》《自然保護地法》等生態領域立法工作。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紅旗文稿》等發表高水平理論文章260余篇,出版專著20余部,不斷確立和鞏固我校在研究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全國引領地位。
在傳播生態文明理念中發出新聲音。連續多年舉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端論壇,舉辦首個全國生態日主題活動,上線全國高校首個生態文明網站,有效提升了我校宣傳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社會聲量。組織智庫專家接受央視《焦點訪談》等媒體采訪報道40余次,多位專家應中央主流媒體邀請參與《百家講壇》等系列專題節目和深度訪談,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要義、實踐路徑與最新進展進行權威解讀和深入宣講。聚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最新成果,與國家林草局合作推出《秘境之眼》《自然保護地的奇跡》等系列生態紀錄片在央視播出,協助拍攝的紀錄片《秘境深處》位列全國自然地理類紀錄片收視第一。
扎實開展“三進”工作,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入腦入心入行
我校體系化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持續思考高等學校如何更好地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大局,自覺在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三進”上走在前、做表率,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人才培養的各環節和全過程,大力培養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領軍人才。
建設特色性教學資源,在“進教材”上夯實基礎。成功申報“生態文明建設教材研究”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成為全國唯一獲批的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教材研究專業機構,承接教育部、中央黨?!读暯缴鷳B文明思想課程講義》重大任務,承擔新時代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原創性教材建設培育項目《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生動實踐案例》,不斷鞏固我校研究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優勢地位。組織編寫統編教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概論》,出版《新時代青年生態文明教育教程》等著作教材,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容打造精品講義、課件,為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三進”工作提供重要支撐。
打造立體化課程體系,在“進課堂”上落深落實。成立學校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三進”工作專班,組織修訂全校3000余門課程教學大綱,從教學的“底層邏輯”上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專業課程。實施思政課程群建設行動計劃,形成了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為核心課程,以“生態文明概論”等為支撐課程,以“全球生態學”等十余門課程為輻射課程的“兩核-六支-多輻射”多學科、多層級生態文明課程格局。開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雙語課程,為留學生開設《中國國情-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課程,強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國際傳播。
拓展全方位育人格局,在“進頭腦”上取得實效。高層次建設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全國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中心,更好發揮生態文明博士生講師團作用,牽頭成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校學習研究聯盟、全國高校研究生生態文明宣講聯盟,舉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與實踐”全國高校研究生學術論壇。創新生態文明教育形式,與學院路街道共建耕讀田園實踐教學基地,把鷲峰林場打造成為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和綠色科技創新園區,連續多年組織“綠橋”“綠色長征”活動,精心打造原創話劇《梁希》和生態舞蹈詩《共生》,構建起了具有北林特色的生態文明“大思政課”格局。
未來,我校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勉勵語精神,進一步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宣傳研究闡釋和“三進”工作,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體系化學理化研究方面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全面夯實生態文明建設立校之本、發展之基,努力走好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興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