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聯合發布2023年度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認定名單。我校水土保持學院申報的“把論文寫在大地上—關君蔚院士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入選,是我校獲批的首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關君蔚院士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采用室內展室與野外基地相結合的形式,展示了以關君蔚院士為代表的幾代水土保持科學家扎根基層、重視實踐、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科學精神,以及心系民生、忠于祖國的家國情懷。
室內展室以學院院史展覽室為基礎,以關君蔚院士為代表的水保科學家生平為主線,展示自1952年首次設立水土保持課程、1958年建立第一個水土保持專業、1992年建立世界上唯一一個水土保持學院以來,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所傳承的“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實干精神、踐行從流域綜合治理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系統治理的建設歷程。
野外基地以山西吉縣蔡家川流域為核心,通過歷史影像展示、口述歷史、實地體驗等方式,展示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科學家群體半個世紀以來扎根黃土高原生態治理一線、破解黃河流域重大科技難題的光榮事跡,詳細介紹了覆蓋西北風沙區、華北土石山區、南方紫色土區、西南喀斯特區等全國主要生態類型區的野外平臺和科技示范園區、科普教育基地體系。
截至目前,全國287家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已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初步形成了“以點帶面,輻射全域”的體系格局。下一步,關君蔚院士科學家精神基地將在中國科協等單位的指導和支持下,從“建體系、定標準、樹品牌、強特色”出發,開展科學家精神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升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品牌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