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東營市人民政府向我校發來感謝信,對我校張明祥教授團隊在山東東營黃河口候鳥棲息地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中給予的大力支持致以衷心感謝,并誠摯邀請我校就文化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加強交流合作。

信中指出,在東營黃河口候鳥棲息地申遺工作中,我校張明祥教授及其團隊成員積極協助東營市完成申遺文本編制、申遺圖件制作、本底資源調查、IUCN專家實地評估、補充材料撰寫及國際科技交流等工作,為順利推進項目申報進程提供了技術保障,為申遺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張明祥教授作為我校濕地生態學負責人,多次帶隊深入東營黃河口候鳥棲息地所在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擬建設的黃河口國家公園進行調研,并為保護地開展互花米草防治、濕地生態修復等工作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培訓,為黃河口濕地生態保護及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據悉,7月26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6屆大會上,山東東營黃河口候鳥棲息地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重大邊界調整的形式擴展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山東省首個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位于世界最大的潮間帶濕地,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的候鳥提供了重要棲身地。此次申遺成功,不僅標志著東營黃河口候鳥棲息地生態價值獲得了國際認可,更是對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工作的肯定。下一步,我校將堅定不移地以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為使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提升自然保護地與世界自然遺產協同保護水平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和技術保障,以實際行動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